冬日的丘北縣,綠油油的冬小麥競相生長、油菜花含苞待放。春去冬來的勞作中,對于天星鄉(xiāng)法白村村民陸廷華來說,施什么肥、怎么施,一直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耙话闶巧痰曩u什么肥料我們就買什么肥。”陸廷華介紹,自己家里有20畝地,無論是現在種的小麥、油菜,還是夏季種的水稻和玉米,平時他都選擇施用尿素和復合肥,“因為用習慣了?!?/span>

不過,陸廷華也有“抱怨”:“現在種田是越來越難種了,地是越種越薄,莊稼生病的很多?!?/span>

“萬物生于土”,土壤承載著農作物的生長,作物的產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土壤的質量?!皢我蛔魑锏倪B續(xù)種植和化肥的盲目使用,會導致化學物質大量長期保留在土壤中,使土壤微生物系統(tǒng)失調、生態(tài)功能變差,農作物病蟲害頻發(fā)?!痹颇限r業(yè)大學煙草學院教授續(xù)勇波表示,測土配方、合理施肥是破解這些難題最有效的方式。

為了解決土壤難題,云天化農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了“智能化肥微工廠”項目,通過對土壤養(yǎng)分的測量,了解土壤性質,然后根據種植作物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一劑一藥”,為農戶科學配方;“一物一肥”,為作物量身定做全套營養(yǎng)方案。

微工廠的設備主要由小型配肥機械與電腦兩部分組成。通過電腦的配肥管理系統(tǒng),智能化操控小型配肥機,農戶可根據需要現場配肥。通過實地測土,建成了覆蓋全省的土壤肥力數據庫,該數據庫會根據每年一次的現場土壤肥力分析數據實時進行更新升級,農戶在配肥的時候,可根據土壤情況補充所需微量元素,在施肥的同時也對土壤進行修復,有效保證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據介紹,目前公司已在保山、大理、西雙版納、楚雄、文山等州市建立起了10余個“微工廠”示范點,積極調動鄉(xiāng)鎮(zhèn)進行測土配方,制作土壤體檢表,有針對性地開展化肥的配置。

我省擁有多樣化的地形特征,從山地、高原到盆地、河谷,地形的精彩紛呈決定了土壤的多樣化,受不同區(qū)域降水、光照等因素的影響,土壤的肥力也顯現出了不同的特征,擁有18個土壤類型,284個土壤種類,農作物更是豐富多樣。根據土壤和農作物的不同,農業(yè)化肥因時而異、因地而宜,走“私人訂制”的路子,是科技發(fā)展的趨勢,也是人們對食品安全高要求的必然。

“智能化肥微工廠是肥料企業(yè)適應市場需求,開展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措施,對推動化肥產業(yè)轉型升級,轉變肥料產品推廣方式產生重大影響?!笔⊥练收菊鹃L劉友林表示,實現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個性化施肥,對推進我省高原特色農業(yè)現代化有重要作用,“智能化肥微工廠”前景不可小覷。(嚴家芬 楊建華)